蓄电池之电解液比重几乎与放电量成比例。因此,根据蓄电池完放电时的比重及10%放电时的比重,即可推算出蓄电池的放电量。
测定铅蓄电池之电解液比重为得知放电量的方式。因此,定期性的测定使用后的比重,以避免过度放电,测比重的同时,亦测电解液的温度,以20℃ 所换算出的比重,切勿使其降到80%放电量的数值以下。
放电状态与内部阻抗
内部阻抗会因放电量增加而加大,尤其放电终点时,阻抗,主因为放电的进行使得极板内产生电流的导体─铅及电解液比重的下降,都导致内部阻抗增强,故放电后,务必马上充电,若任其持续放电状态,则铅形成的白色结晶后(此即文献上所说的现象),即使充电,极板的活性物质亦无法恢复原状,而将缩短电瓶的使用年限。
白色铅化
蓄电池放电,则阴、阳极板同时产生铅(pbs04),若任其持续放电,不予充电,则会形成的白色铅结晶(即使再充电,亦难再恢复原来的活性物质)此状态称为白色现象。
通常电源设备的容量用kv·a或kw来表示。然而,作为电源的vrla电池,选用安时(a·h)表示其容量则更为准确,蓄电池容量定义为∫t0tdt,理论上t可以趋于无穷,但实际上当电池放电低于终止电压后仍继续放电,这可能损坏电池,故t值有,电池行业中,以小时(h)表示电池的可持续放电时间,觉的有c24、c20、c10、c8、c3、c1等标称容量值。
小电池的标称容量以毫安时(ma·h)计,大电池的标称容量则以安时(a·h)、千安时(ka·h)计,电信工业常取c10、c8等标称容量值。例如,常见的deka电池12avr100sh为12v单体,100 a·h容量,即可持续放电10h,电流为10a,共放出安时数为10*10=100 a·h(实际测试中,为使电流值保持恒稳,当电压变化时,应调整外电路负载,以便计量)。
当今汽车上的电动设备越来越多,车主在使用这些电动设备时,尽量不要让蓄电池超负荷工作。蓄电池的超负荷工作会减少蓄电池的寿命。掌握正确的蓄电池充电方法很重要。
首先将电池正极接电源正极,电池负极接电源负极。
然后初充电分两个阶段进行:首先用初充电电流充到电解液放出气泡,单格电压升到2.3~2.4v为止。然后将电流降为1/2初充电电流,继续充到电解液放出剧烈的气泡,电压连续3h稳定不变为止。部充电时间约为45~65h。
充电过程中应常测量电解液温度用电流减半、停止充电或冷却的方法,将温度控制在35~40℃,初充电完毕时,若电解液比重不合规定,应用蒸馏水或比重为1.4的电解液进行调整。调整后再充电2h,直至比重符合规定时为止。
提示:蓄电池一般二、三年更换一次。正确的蓄电池保养方法能保持蓄电池的正常的寿命,让你的电池“电力”。不仅让你省去了许多麻烦,更让您省了购买汽车蓄电池的银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