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国RPOWER-BATTERY蓄电池RB121000L电压规格参数
免维护蓄电池由于自身结构,电解液的消耗量非常小,在使用寿命内基本不需要补充蒸馏水。它还具有耐震、耐高温、体积小、自放电小。使用寿命一般为普通蓄电池的两倍。市场上的免维护蓄电池也有两种:种在购买时---加电解液以后使用中不需要维护(添加补充液);另一种是电池本身出厂时就已经加好电解液并封死,用户根本就不能加补充液。
由于交通工具,可充电的时间不多,要在8小时内完成36伏或48伏的20安时充电,这就必须提高充电电压(一般为单节2.7~2.9伏),当充电电压超过单节电池的析氧电压(2.35伏)或析氢电压(2.42伏)时,电池就会因过度析氧而开阀排气,造成失水,使电解液浓度增加,电池的现象加重。
5.放电后不能及时充电
作为交通工具,充电及放电被完分离开来,放电后很难有条件及时充电,而放电后形成的大量铅如果超过半小时不充电还原为氧化铅,就会结成晶体。
生产方面因素
:
1. 增加板数量。
把原设计的单格5片6片制改为6片7片制,7片8片制,甚至8片9片制。靠减薄极板厚度和隔板,增加极板数量来提高电池容量。
2.提高电池的比重
原来浮充电池的比重一般都在1.21~1.28之间,而电动自行车的电池的比重一般都在1.36~1.38左右,这样可以提供较大的电流,提升电池的初期容量。
3.增加正板活性物质氧化铅的用量和比例。
增加氧化铅就增加了参与放电的电化学反应物质,也就增加了放电时间,增加了电池容量。
通过这些措施,电池的初期容量满足了电动自行车的容量要求,是了电池的大电流放电。但是,板增加了,的容量就减少了,电池发热导致大量失水,同时,电池的微短路和铅枝搭桥的概率增加了。提高比重增加了电池的初期容量,但是,现象就更。密封电池的基本原理之一就是正板析氧以后,氧气直接到负板,被负板吸收而还原为水,考核电池这个技术指标的参数叫做“密封反应效率”,这种现象叫做“氧循环”。这样,电池的失水很少,实现了“免维护”,就是免加水。
一些用户发现电池在欠压以后,过10分钟,电池又不欠压了,就又采取给电行驶,这对电池破坏更大,而大多数车的说明书没有给用户。多数控制器内部都有可调的电位器,而这个可调的电位器的振动漂移是比较的。面对更注重车外表的用户群,很少有产品采用抗振动的密多圈电位器,这样的控制器发生振动后漂移也不奇怪。